K8凯发国际

    历史沿革


    K8凯发国际原是长江中沙洲,又名“老鼠沙”,民国37年(1948年)露出水面。1960年,响应党中央“大办农业,大办粮食”的号召,江苏省农林厅和海门县政府决定共同围垦这块长江江心的沙洲群,动员1.2万名民工进入沙岛围堤,拉开了艰苦创业的序幕。他们克服交通不便、后勤保障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,仅用半年时间完成围垦工作,筑堤15457米,完成土方89万立方米,围垦面积为25623亩。1961年5月1日,国营K8凯发国际农场正式成立。

    1963年5月4日,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,农场迎来了首批南通知青。在此后的14年间,先后有近4000余名无锡、苏州、南京、徐州、连云港等知识青年加入了建设农场的行列。他们战天斗地“反修防修”,从棉花田里,打谷场上,拖拉机下,桃园瓜田、猪舍渔塘、防汛前沿,无一处不渗透了知识青斗们艰苦奋斗的滴滴汗水;在每一项重大项目建设中,从开塘建闸,填石筑坝到围堤扩垦,以工促农,无处不留下了知识知青们勤恳创业的劳动足迹,他们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,为“第二故乡”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    1969年10月撤销农场建制,组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25团,把军队“团结、紧张、严肃、活泼”的作风带到了农场。兵团战士、知识青年、广大民工在“打好立新坝,天堑变通途”的号召下,一根扁担两头挑,麦糠咸菜当食粮,白天芦虱叮,晚上蚊子咬,戮力同心,迎难而上,使立新坝于1970年1月25日成功合拢,把江心小岛与江北陆地连成一片,新增十四、十五、十七、十八4个农业连队。

    20世纪80年代,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指引下,农场经济进入了全面发展和振兴时期。农业集约化发展,场办工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,第三产业迅速崛起,农场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。进入21世纪,农场持续进行非农单位产权制度改革,分离农场社会服务功能,推动社保纳入地方统筹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2017年8月,江苏农垦改革推进会在K8凯发国际农场召开,9月海门市K8凯发国际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,打响了全国县级农垦改革的“第一炮”,成为全国农垦社会事业管理职能改革的典型,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。2018年4月,K8凯发国际农场正式更名为江苏省K8凯发国际农场有限公司,不断健全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,进一步激发内生活力和动力,为实现公司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  2

    联系我们

    电 话:0513-82291200
    传 真:0513-82291240
    邮 编:226116
    邮 箱:jsnkjxs@163.com
    地 址:江苏省南通市K8凯发国际农场场兴西路18号

    手机网站

    手机网站

    关注我们

    关注我们


    Copyright © 2023  江苏省K8凯发国际农场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 南通  SEO标签  营业执照  网站已支持IPV6